2010年9月1日星期三

香港是怎麼禁煙的 – 南方日報

朱迅垚


 

前段時間,香港導演彭浩翔的電影《志明與春嬌》在內地頗火了一陣。


 

故事說的就是一對男女煙民的愛情故事,起源就是香港禁煙這個背景,因為禁煙,工作時候不能抽煙的煙民就喜歡跑到專門的地方抽煙,一來二去熟識了,生出情愫。這個故事我覺得挺真的。我去過香港幾次,一開始不知道香港的禁煙措施,總看到十字路口的垃圾桶邊有不少抽煙的男女。我跟香港的朋友講,香港抽煙的女孩子比內地多很多,他們大笑說,大陸抽煙的女孩子更多,只不過是因為香港的煙民都跑到街上來了,你才覺得多。


 

所以,《志明與春嬌》的故事起源是可信的,而且也說明一個道理,禁煙這樣的措施對市民的生活而言說小雖小,說大也大,不只是挪了一個抽煙的地方而已,市民的生活可能會因此有些變化。香港最初禁煙的時候,香港煙民"維權"的聲浪頗大,認為利益將受損的餐飲和娛樂業者甚至集會抗議。但是,香港政府一直力挺禁煙。效果很明顯,禁煙3年來,公共場所已經基本實現了無煙化,餐飲、娛樂業的生意也並未受影響,相反,人們越來越喜歡空氣清新的用餐和娛樂環境,而煙民也逐漸意識到,主張自己吸煙的權利不能侵害他人的健康權。


 

從香港以及世界各地禁煙的最後過程來看,禁煙本身是進步的潮流。從今天起,廣州也將要趕上這個潮流進入禁煙時代,《廣州市控制吸煙條例》將正式實施。


 

不過,從目前的進程來看,民間幾乎沒有這方面的意識,問及市民,往往是兩種回答,要麼不了解,要麼認為禁煙很難推進下去。


 

從香港的經驗來看,立法、稅收與教育宣傳是禁煙成功的三個主要原因。在香港,香煙的價格是偏高的,一般都要40元以上,這樣的價格會對一般收入的市民形成約束,這主要歸功于政府在香煙上的稅收政策。另外,香港禁煙的成功也與禁煙宣傳做得好分不開。禁煙期間,在香港處處能感受到禁煙的氣氛。我在香港的時候就經常看到很多地方貼著的禁煙標語和警示標貼。香港傳媒也是很重要的助推器,從禁煙開始,港媒就一直在報紙上分成挺禁煙派與反禁煙派的辯論,一旦有個抗議禁煙的集會,更是成為全城焦點,名嘴主播都輪番跑上來說一番,最終禁煙派畢竟在道義上占上風,大家也就漸漸都明白了禁煙的好處。我個人覺得廣州在宣傳方面做得還很不夠,從某些市民對此事的反應就能看出來。


 

不過,我覺得香港和廣州最大的不同不在於稅收政策和宣傳。因為我相信,只要願意做,廣州市政府在這兩方面都能做到。最大的不同在於:香港禁煙最大的困難在立法環節,而廣州禁煙最大的困難在執法環節。對於香港來說,每修訂一次禁煙條例總會引起軒然大波,不像廣州,通過禁煙條例不是什麼大問題,最難的是怎樣執行。因為禁煙雖是小問題,但是所牽扯的範圍太過廣泛,並且縱容公共場所抽煙的違法成本太小,這和國內闖紅燈或者隨地吐痰的現象屢禁不止是同一個道理,只要違法成本小並且違法人群廣泛,往往最後就很難推進下去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